引導式教育

[ 引導式教育的起源 ]  [ 引導式教育在香港發展的里程碑 ]  [ 引導式教育理念 ]

 

引導式教育的起源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一位匈牙利醫生,彼圖教授 (Professor Andras Petö) 帶著十三名腦麻痺兒童,在布達佩斯特殊教育學院設備簡陋的地庫,開始實現他對這些兒童的一套獨特的復康理念。當時醫學界對腦部受創帶來的種種症狀,尚未徹底明瞭,身為醫生的彼圖,卻以他個人對神經學、心理學、教育及復康等領域的知識及經驗,提出不能單靠醫療的方法,處理腦麻痺兒童的問題的見解。透過教導這些兒童及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具體經驗,彼圖教授創立了一套結合教育學、心理學及運動學的教育與復康系統,他把這系統命名為「引導式肌能教學法」 (Conductive Motor Pedagogy),後被稱為「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 )

 

面對腦麻痺兒童的肌能障礙,專業醫療及復康人員,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有什麼方法去解決這些肌能障礙呢?」而彼圖教授卻會問:「孩子可以怎樣自己克服這些障礙呢?」引導式教育強調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去學習找出及掌握解決困難的方法。彼圖教授亦指出孩子每天要學習的課題不單只是「ABC」,還要包括「坐便盆」等生活每一小節。這套以生活為基礎、以激發兒童學習動機為目標、以統整復康與教育為方法的系統,在腦麻痺兒童的服務中別樹一幟。

 

六十年代中期,英國一位資深物理治療師葛頓女士 (Mrs. Ester Cotton),把引導式教育的理念及施行原則,推到英國去,從那時開始,引導式教育逐漸為其他國家認識。目前,除發源地匈牙利外,還有英國、澳洲、日本、以色列、美國、加拿大、部份歐陸國家、香港、中國大陸、台灣等地都有採用引導式教育的原理,作為腦麻痺兒童的教育及復康工作的其中一種模式。

 

返回頁首

 

 

引導式教育在香港發展的里程碑

 

一九八零年代初期,數位資深弱能兒童復康工作者嘗試把引導式教育之基本原則,應用在他們的服務機構,包括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 (一所身體弱能學童特殊學校) 、香港痙攣協會黃大仙幼兒中心 (本會早期之特殊幼兒中心) 及明愛醫院弱智科。他們的工作得到方心讓教授 (香港復康會主席) 、方心淑博士 (當時任特殊學校議會主席) 及本會前主席關愛博士的支持。他們特別邀請葛頓女士於一九八四年及八六年間,多次來港舉辦引導式教育課程,以培訓人材及推廣引導式教育。由一九八七年至今,多批香港代表參加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引導式教育國際課程」,鞏固了本地各專業對引導式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之認識。

本會為採用引導式教育之先軀,自一九八零年代初,本會匯集各復康及特殊教育工作者之專業知識,按現有資源,發展了一套切合本地文化及社會背境之引導式教育體系,應用於本會之特殊幼兒中心及特殊學校。在此體系中,各專業以貫通式專業團隊之協作模式,誘導腦麻痺兒童在肌能、智能、語言溝通、社交及情緒等各方面,完整而全面地發展,從而建立健康及積極的性格,此體系及後亦推廣至本會成人服務。

 

返回頁首

 

 

引導式教育理念

 

引導式教育強調技巧與態度、身與心發展的密切關係,及外在的因素對上述發展的影響,因而引伸出一套整合教育、復康與生活的完備系統以教育方式去達至全人的康復,也是以整合的學習達至整全的發展。

引導式教育否定以割切性的治療模式去個別處理中樞神經受損帶來的各種障礙。它最重要的原則是不把腦麻痺兒童視作一系列的弱能,而重視他們為一完整的個體。他們在體能、智能、語言溝通、社交、情緒及生活自理等各方面,要透過一個有系統、有連貫性及整合的教學方法來發展。

 

返回頁首